演奏小樂器 演奏小樂器通常不必用到鼓棒 |
|
一.看似簡單的小樂器 很多時候,打擊手鼓小樂器的演奏比爵士鼓還難呢!因為對於爵士鼓手而言,他所要處理的基本節奏比較單純,就是單純的從爵士鼓套鼓打出節奏,但是打擊樂手演奏的樂器,常常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需要處理與掌握的音色,相對的也多而複雜。因此一個好的打擊樂手,其實他要掌握的複雜度是比較高的,有些打擊樂手需要負責至少二、三十種不同的打擊樂器,就像魔術師般不斷換樂器演奏!其實他比爵士鼓手還忙碌,相反的爵士鼓手只要握著一雙鼓棒就能搞定了。 另外手鼓小樂器的演奏者,必須瞭解爵士鼓的基本節奏與過門處理,因為打擊樂手在爵士鼓過門的時候,手鼓小樂器要停下來,至於停幾拍或特殊技巧處理,則需要兩個人的練習與默契。所以有很多樂團的打擊樂手,其爵士鼓技巧甚至比爵士鼓手強得多。 |
|
二.打擊小樂器的使用 |
|
通常小樂器的角色是配角而非主角,主角是主要的節奏樂器爵士鼓,小樂器使用時應配合主要節奏樂器爵士鼓而方法有所不同。使用的時機大多是輕快、活潑的詩歌,或者進行曲式、雄壯的詩歌,慢節奏的曲子也常常用到。小樂器就像調味料,少了,總覺得美中不足;從頭到尾敲太多了,又會讓人麻木失覺了。打擊手必須要知道哪種打擊樂器的音色適合哪種歌,哪種音樂情境要配合某種小樂器表現,他們都需要知道與掌握。 以節奏為主的音樂領域中,經常要用到各式各樣的打擊樂器,同時也更能發揮音樂的特色。這種例子在西方音樂中,以拉丁美洲的音樂和爵士樂最為顯著。在中南美洲,尤其是巴西的音樂,應用大規模節奏樂器,組合成複雜的樂曲。曼波、森巴和其他的樂曲在混合了各種類型的曲式和打擊樂器變化多端的音色配合之下,才能有這種熱情、活潑的效果。 |
|
三.練習的方式 |
|
基本上,學打擊樂器會先從行進小鼓開始。也就是較普遍使用的軍鼓。它的音色比較明亮,清楚的鼓點會讓初學者較快進入狀況。光是小鼓,其演奏技巧就十分豐富,不僅能奏出複雜多變的節奏,也是最好入門的打擊樂器。 每種打擊小樂器的最佳使用法都不太一樣,每種樂器需要注意的特色也不同,應用的地方也不同。各種打擊小樂器均有其獨特的敲擊法,不過剛開始必須先概略知道小樂器正確的拿法,如何敲、敲那裡。再試著用各種方法敲擊小樂器,憑自已的耳朵仔細聽並反復予以比較,自行找出自已認為最好的方法,另類打法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搖動的小樂器如鈴鼓(Tambourine)、沙鈴(Maracas)、沙筒鈴(Shaker)......為例。不同的搖動方法,會改變小樂器所發出的音色。練習方法如下:
以單獨一個蛋形沙鈴來說,就可以產生10種不同的音色,更何況是蛋形沙鈴通常是高低音2個一組,那麼樣地配合演奏就可以千變萬化。同樣一個三角鐵,專業打出來的音色就是不同。同樣是沙筒鈴(Shaker),專業的搖出來就是不同的聲音,其差別在於專業打擊手練習很久,累積下來的經驗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