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揀選


要用靈禱告 也要用悟性禱告

要用靈歌唱 也要用悟性歌唱


一般來說,選歌的人不是牧師就是主領,要選的好,一定要聽很多詩歌才能有更多的選擇。在分析每首詩歌後,開始對詩歌都有一定的瞭解。選擇適合的詩歌來營造我們所渴望的氣氛。選擇的詩歌風格不該單取決於個人的喜好,也該考慮到會眾的型態和年齡層。

神對每次的聚會都有祂的心意與目的,聚會時的詩歌音樂如果光為迎合會眾,而非迎合神而挑選的話,就可稱之流於宗教形式,所以我們要認清楚唱詩的最終目的在敬拜神。

選歌的人有沒有花時間禱告尋求和預備當說的話?需要更多來到神的面前尋求祂的面,不是因為今天要帶敬拜,而是單單親近祂。祂就會親自帶領我們的方向。


一.選擇敬拜詩歌的原則

1.合聚會的場合及目的,如主日敬拜、禱告會、特會、獻詩.....等,選擇流暢性佳,有屬靈的內容。

2.在選用任何一首詩歌之前,注意你對這首歌夠熟悉,真的能夠感到共鳴。為幫助會眾與神有雙向溝通的經歷,需要選擇感動力足的詩歌。當然詩歌要先能感動自己,才能感動會眾。

3.詩歌有傳遞信息的功用,所以詩歌的歌詞與旋律,最好選用能配合牧師在聚會中所要傳講的信息主題,把所有選擇的詩歌作為講章內容的前導,並且將詩歌的主題作連貫。

4.選詩歌不是唱自己喜歡的詩歌或討會眾的喜歡,所唱的要儘可能與信息相符合,為當天的信息和回應鋪路,如醫治、信心、聖靈、禱告、聖餐...。

5.原則上,較快、較輕鬆的歌放前面,較慢、較嚴肅的歌放後面,但也有例外,因此,應該尋求聖靈的引導而不墨守成規營造正面、積極、屬靈的氣氛和環境。神的恩膏、能力在充滿信心的環境中運行。

6.傳統詩歌的曲調好聽易學,是讚美稱謝類中不容忽視的重要資源.但須要注意的是,因它通常有很多節歌詞,且每一節都把會眾往前帶一點,因此在與現代詩歌混用的時候,每一、兩節就要當作一首歌的份量來處理,不需要每節都唱。但如果整首歌的流程正好切合聚會的需要,決定每節都唱,那麼,就應該相對的減少其他的詩歌時間。

7.詩歌創作的內涵和一般的流行歌曲是不同的,它絕不可以是無病呻吟,也不能是言不及義的風花雪月!發自於內心感動的歌詞才能真正賦與詩歌生命,因此對於歌詞的選擇與創作必須嚴謹而慎重。

8.以會眾合一齊唱的角度作考量,最好選用簡潔易學的詩歌,避免音域過廣或是困難艱澀的曲目,也不要選大家都唱膩的詩歌。

9.如果所預備的詩歌會眾好像「唱不進去」,這時可以考慮適當地加進一些言詞。無論是鼓勵性的話語、經文或見證都應簡短有力。長篇大論往往會讓會眾的眼光和心思更加渙散.除了言詞之外,也可以鼓勵會眾使用肢體語言榮耀敬拜讚美主。

10.翻譯的詩歌需要在詞與語音上小心地挑選,特別是在詞譯上的用語,不僅要注意神學本意,更要注意詞意。

11.唱敬拜詩歌中,在神的帶領下可以營造出我們所渴望的屬靈氣氛。在這樣的氣氛中,聖靈的恩賜和服事能更彰顯出神的同在與神的大能力。

12.音樂事工在許多方面需要操練,免得事奉時落入試探當中。要努力學習體驗如何服事神,才能成為衪所喜悅的人。

13.前後相連的兩首歌之間所涵蓋的意境應有些許的重疊,但不應太類似,免得歌是換了,就敬拜來說卻沒有往前進詩歌排好之後,照順序走一遍,檢查看看是否每首歌都把會眾往前帶一點,有沒有原地踏步,甚至開倒車的現象?


二.詩歌的搭配

1.一般而言,帶領聚會敬拜的時間大約控制在10 ~ 30分鐘左右(各教會不同),故選取詩歌最好在3 ~ 6首之間。

2.第1首詩歌為宣召,第2 ~ 4首為讚美的詩歌,可以選較輕快的讚美詩。第5首為敬拜的詩歌,可選速度中板的詩歌,更深的進入神的同在。有時也可在敬拜詩歌結束後,轉接讚美的詩歌。第6首為回應的詩歌,向 神表達內心的渴慕、委身、 信靠、奉獻、宣告、讚美、感謝來回應 祂。

3.選取相同的調號或調性相似的詩歌,並且要把所有選擇的詩歌作主題的連貫。

4.歌曲與歌曲的轉接是一套學問,沒有一個固定方式,只在乎聚會本身的對象、特色、功用和目的。序曲由中板歌開始、其次是快板歌、跟著慢歌、最後以中板歌完結敬拜的時間,接著為証道信息時間,回應詩歌可用中板歌。

5.一般詩歌並非固定用途,比方說某詩歌在這次聚會作宣召曲,下次聚會可能作為敬拜的用途。聚會的模式不是個個相同,所以不可以千篇一律的領詩方法。


三.調性與音域

一首詩歌是否適合在敬拜時使用,音域是一個重要的事項。假如有一首詩歌音域大於8度,一般會眾很難唱得舒服順暢,所以先把整首詩歌最低音與最高音找到是必要的。而詩歌的創作者也要注意到這個問題。另一個解決方法就是移調。升降一個全音或半音,可以使許多詩歌更容易唱。

另外一個考慮,選擇音域窄的詩歌,可以在移調的時候有更多的變化。如果希望讓敬拜愈來愈高亢,通常往上移調是一個常用的適宜方法。如果希望移調不只一次,那麼音域要更窄。有許多短歌的音域都只有8度或是更少,因此在敬拜時可以有更靈活的變化。比如說第一首詩歌是 F 大調,然後轉 G 大調。下一首詩歌安排 G 大調,轉至降 A 調,再轉至A 調。最後一首詩歌是 A 調,轉至降 B 調結束。這樣會眾在唱詩時就可以感覺很流暢,不會讓會眾與歌者覺得每次換一首歌都要停頓一下。

另外移調時請留意樂手同工的程度,同樣要移調的狀況下,比方說詩歌原來是 C 大調,如果覺得太高,請移到降 B 調,而不是 B 調,因為 B 調有5個升音記號(鋼琴同工可能要彈5個黑鍵),而降 B 調只有2個降音記號(鋼琴同工只要彈2個黑鍵),這樣對鋼琴同工與吉他同工而言,這2個調的難易程度有很大的不同。


四.以節奏考量

教會主領鮮少以節奏為出發點來選歌,因為又要顧及歌詞、調性、速度,又要與主日訊息內容之訴求相互呼應,難免會顧此失彼;但是如果加上節奏為選擇考量的話,所選擇曲目將更為完善。不過選曲者需要培養音樂節奏概念,才知道如何著手。


五.以樂曲速度考量

若整個聚會是音樂敬拜讚美,不同旋律速度會有不同的體會,例如快板歌 - 激昂、帶動氣氛。中板歌 - 進入敬拜、回應、立志、委身。慢板歌 - 反省、認罪。中板歌。最重要的關鍵即是,不宜選用太快或太慢的詩歌作敬拜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