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的維持
積極將速度維持著
進取的腳步更積極
積極將速度維持著
進取的腳步更積極
用左腳踩拍
節奏很重要,是一切音樂的基礎,但是一個穩定的節奏速度更是音樂評斷的根基,鼓手就像是整個樂團的節拍器,鼓手的拍子穩定度決定了整個樂團的穩定性。當一個鼓手打擊的速度忽快忽慢時,整個樂團就亂了方寸。
沒有穩定的拍子,其他的樂手的節奏速度也得漂來漂去,這樣更難對得準,聽起來就亂哄哄的,是很令人挫折的事情。很多人演奏時主歌才好,一入副歌或越打越High,速度就越來越快,打到最後在驚慌失措中結束。
1.鼓手隨著旋律用左腳踩踏Hi-hat是維持速度的基礎
2.所有的樂手隨著音樂用左腳踩拍是速度合一的基礎
I 樂手穩定的速度的方法
1.左腳踩拍
所有樂手隨著音樂用左腳跟著鼓手的鼓點踩拍是維持樂團速度一致的基礎。
2.加強純熟度
所有演奏者先做功課練好自己的部分,加強純熟度練習,這是不二法門。
3.默契的培養
身邊其他演奏者的肢體動作,或是一種無法說明的音樂感覺,會帶來好默契。這個需要時間去感覺、去揣摩、去體會。這樣的默契只有在相同的演奏觀念,以及長時間的合作之下,才有可能被培養出來。
4.肢體的動作
演奏者本身的呼吸及肢體動作呈現會有大助益。例如有些鼓手演奏時身體會左右搖擺、前後點頭,皆有助於穩定速度。
5.指揮的認知
另外每位團員必須對指揮的指示有相同的認知,才能作出一致的速度變化。
6.節拍器
依節拍器有耐心的從慢速開始練,而且要特別注重一致的原則,大家要能夠一起精準的演奏放慢的節奏型之後,加快的練習才有意義。
I 鼓手穩定速度的方法
初學爵士鼓的學員,在打節奏跟歌曲時,總覺得慢速度的歌曲鼓比較得心應手(尤其速度是Bpm=80~100),因為拍子慢不會跟不上,還可能會覺得速度太慢想快一些,打起來還不容易嗎。當進步到一個程度後,真的就會發現,慢的鼓不好打,不容易對到拍(尤其速度是Bpm=40~60),力道的控制真的是很難,遑論打起來還要有感情,有層次,慢歌的鼓要打得好,真的是需要很多的經驗和功夫的完全準好難。
左腳對拍
1.可以保持節奏感固定減少誤差。
2.能有迅速的應變能力。
3.保持四肢與身體的協調與平衡。
4.更有律動感,促進4肢獨立演奏的可能性。
5.隨著音樂用左腳踩踏Hi-hat是維持速度的基礎
6.肢體動作:有經的鼓手在演奏時會跟著節奏律動,添加了個人風格肢體動作,比如身體會左右搖擺、前後點頭、左右點頭、上半身垂直起伏上下(此為少數)。此為對音樂表現的情感回應,一方面也有助於穩定節奏速度。
I 用節拍器練習
對節拍器Click真的是苦差事,節拍器的聲音一直在腦袋中滴答作響,要是沒有決心,很容易就放棄。當然人是不可能從頭準到尾的,有些人認為有一些誤差才有臨場感。
1.剛開始
節拍器打開跟著練甚至是只聽節拍器就好,然後跟著數1、2、3、4接著慢慢打一個音4拍,打一個音3拍,打一個很長的音去數1、2、3、4…。一般不用太在意它,把它想像成是呼吸,如呼吸般很輕鬆自然的練下去。呼吸有時會稍為快一點點,有時會稍為慢一點無所謂,只要大部分時間一致就可以,慢慢的精準一致的拍點時間會越來越長。
2.之後
我們要練習反拍,這對初學者而言,剛開始是很難克服的,要花點心去體會洞搭、洞搭的唱拍方式,或是你唱拍時可以想成1又、2又、3又、4又,節拍器的點是下在1、2、3、4,反拍就數到反時才打。
3.正常速度
以不熟悉的節奏或過門來說,先以Bpm=100速度練到順手為原則。
4.加快速度
以20為基準,從=60開始,Bpm=80、100、120、140、練到 Bpm=160。當在某一個速度遇到瓶頸時,就以10為基準退一級練習。比如說當我們Bpm=80之速度OK,就練Bpm=100,100不行, 就練Bpm=90,90之速度OK,就練Bpm=110,110之速度OK,就練Bpm=130,......依此類推。
5.放慢速度
對節拍器從Bpm=100開始,80、60、練到Bpm=50。打任何節奏或過門技巧都一樣,要能正確無誤聲音清楚,持續10分鐘以上。如果不行,請再放慢為Bpm=50練習。每一個打點、每一種節奏、每一種手法皆用節拍器去對。
6.最佳狀況
當我們完全對準節拍器的時候,是聽不到節拍器的搭搭節拍聲了。想辦法讓這個時間延長,就愈來愈準了。持續努力的練習,並配合錄音來檢視自己的缺點每次練習都把速度記錄下來,一陣子之後,看到自己記錄的數值不斷提升。
7.有時候
在打鼓的時候雖然開著節拍器,但因為鼓聲太大而蓋過節拍器的聲音,所以聽不到節拍器。這時可以把節拍器連到擴音器一起放出來音量才夠。
總之,打鼓時打下去的點剛好在節拍器的拍點上,一般的練習也是以此為準則。把任何的打點練習到與節拍器同步,也就是說打任何節奏都要聽不到節拍器的聲音(打點剛好蓋過節拍器的聲音),這是個高階的境界,也是練習的長遠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