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生盼望
終生的運動 騎帥不騎快
團騎勝獨騎 健康騎到老
終生的運動 騎帥不騎快
團騎勝獨騎 健康騎到老
自行車環島一圈後,在教會的單車團隊吸引下,以新的視野及角度重新接觸認識自行車運動。如今不得不說單車運動不失為另一種好選項,因為一輛單車一套騎行裝備即可成行,一出門就是運動,活到老騎到老,健康不傷膝,簡單又環保。
只要有空不下雨,人家遛狗散步,我們可以牽車散心,隨時騎上路,四處逛逛鑽馬路,呼吸淡淡的青草香,聞聞路邊野花的芬芳,就算住在城市也隨時可以進入農村的清新悠閒。
如果想練好身體有氧行就騎車爬山,欲身、心、靈平衡就聽著詩歌邊禱告,邊騎行在河濱自行車道,享受一個人無憂無慮的徜徉在青山綠水間,安閒自在的四處走動。
單車騎行的好處分享
I 健康追求
根據科學研究指出,無論是有氧、重訓,都有助於刺激多巴胺和血清素分泌,進行有氧運動10分鐘後,疲勞的感覺就能有所改善,20分鐘後濃度會達到最高,那會帶給我們愉悅、快樂、滿足的感覺,可以預防或是減緩躁鬱症的發生。加上長期騎車可增強心、肺、血管功能,尤其是有氧運動,提高人體新陳代謝和免疫力,達到健身防癌的目的。
I 預防年長者阿茲海默症
騎車(特別是用力騎車)可以改善與運動有關的大腦區域的活動情況。克利夫蘭診所研究員奇坦·沙博士表示,騎自行車是治療帕金森病有效、廉價的方法。
I 改善記憶力
不論是對於記憶力較強還是較弱的人來說,騎自行車都具有提高記憶力的作用,這是因為,鍛煉有助於增加體內正腎上腺素水平,而大腦中該化學物質水平的提高,對改善記憶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I 欣賞怡人景色
坐車太快,走路太慢,只有騎單車才不會錯過美麗的風景。整個人在放空當中享受自然簡潔的快樂。我們要騎行到更多的地方,邂逅更多的風景,寫下更多關於青春的故事。選擇騎單車是因為路上會有更多的美麗在等著,讓我們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一踩一踏無煩惱。
I 擴大生活圈
許多人在成年期為了追求事業,到了接近退休時才發現,能夠一起出去玩、聊聊天的好友不多。要是約上志同道合的騎友一起騎車出遊,不僅低碳環保,又可以鍛煉身體,騎友的愛讓人樂在騎中、騎車喜樂。
一個人騎行孤單卻內省,一群人騎行壯觀而有力。但有些事,適合一個人做,有些路,適合一群人騎。跟獨騎不同的是肯定會有新的突破,成為新造的人,成為信心中人。
I 放空
放空前可以是無聊,也會有複雜的想法,想找一點事做,話不多說,立馬騎上單車,把思緒停下來,放空休息一下。
鼻吸鼻吐輕輕呼吸,把自己胸口撐大,自行車道沒有紅綠燈,或許有時間流動沒有停頓的感覺,聞到路邊青草味,聽到兩旁路人的嬉笑喜樂聲。
用最大齒比連續慢慢踏,不是硬生生的釋放力量,而是心情放鬆,感覺身體和車胎的微震。此時大部分的二個輪子的車都比你快,甚至以雙腳跑步的人都是。
𣎴換檔不流汗,跟著輕鬆的詩歌音樂的旋律前行,欣賞車道上的人歡笑不斷,猶如播放著電影,一人可以獨處,在一個空間踩踏休息著。騎在車上會感覺十分自由且暢快無比,它不再只是一種代步工具,更是愉悅心靈的方式。
I 另類人生體驗
人生如夢,歲月無情,暮然回首,才發現人活著其實是一種心情,人生就是一次充滿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是一種健康自然的運動旅遊方式,能充分享受旅行過程之美。
因為有高山與低谷,騎車有會有上坡也會有下坡,專注投入騎下坡,無懼高山或低谷,爬坡辛苦當吃補,忘記背後來時路,千言萬語,一切感激盡在不言中。上坡的時候很艱難的喘,下坡的時候卻是異常的享受,但是一個不小心卻可能頭破血流。
人生不也是這樣,有順境有逆境,有時遇陡坡大起大落。幸好我們有神的愛與大能可以倚靠,還有主內一家人可以攜手一起度過這樣的時局。
I 學習得樂趣
騎單車真的可以是很簡單的運動,也可以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必須因應不同狀況的需求與變化,運用各種姿勢才是避免運動傷害,愈騎愈健康的正確進步方法。
放下曾經是高爾夫教練的束縛,發覺沒有永遠正確的騎單車萬用型踩踏姿勢,真所謂「入門容易精通難」,「隔行如隔山」。
幸好有弟兄先進可以模仿學習之外,接著在健身房遇到一位人稱瓜瓜教練的洪老師,擁有飛輪學員無數以及具有豐富自行車外騎經驗。在其系列按表的飛輪操課指導下,騎行技巧慢慢進步中。
騎上車經過顛簸的路途,穿越黑暗的隧道,在不斷而來的困難當中體驗挑戰,在遙遠的他鄉體驗風情,在旅途的終點體驗成功及順逆境。
有順風就會有逆風,逆風雖然累,但是在適宜氣氛下清風拂面,享受逆境愈挫愈勇騎上坡。逆風也好、順風也好、下坡也好,上坡也好,其實都是過眼雲煙,無論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開朗就是美好的一天。您看到這篇不是偶然,一起心情豁達喜樂騎,來運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