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吉他伴奏

過去的終是過眼雲煙

留下的才最為珍貴

美好的音符   

化為心跳的頻率

吉他有很多種,其中古典吉他、民謠吉他、電吉他是我們常見的三種。在一個現代的樂團中吉他的彈奏內容,很像一台具有自動伴奏功能的電子琴,在開啟自動伴奏功能時你所能聽到的形式,給這個自動伴奏琴指定一個和弦,然後這個琴就會幫伴奏都搭配好,而節奏組的樂手,其實就是在鋪陳這些節奏與和弦。

這裡講的基礎並不是技巧上的基礎,而是鋪陳音樂的基礎。有多人樂團時通常吉他的低音第六弦會和較高的Bass音域重疊,高音弦會和鋼琴或者是管樂器重疊,因此在伴奏上,主要使用的弦以中間為主,也就是吉他的第2~5弦。通常有兩把以上的吉他,樂手會避免聲音太相近而避開同一個把位。有管樂和小提琴時樂手也都會注意將音色避開,否則聲響聽起來是沒有層次。

而在比較搖滾的現代樂風裡,也有人用另一把吉他調整音色來彈奏穩定的襯底(Pad)使音樂更加渾厚,樂器是一個一個加疊進來的。先由爵士鼓決定整個的節奏的基本樣貌與速度;再由BASS鋪陳整個和弦的基礎,並配合由大鼓所決定的低音基本節奏;接下來是吉他在比較高的音域給出輕快的和弦彈奏,這部分必須小心注意的是,不要和爵士鼓組中音頻比較高的Hi-Hat產生節奏上的衝突。


一.配奏的注意要點

1.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大家必須要一起來把音樂演奏出來,所以每個人都必須要「聽到」其他人的聲音,不是自己一個人爽就好。所謂聽到別人的聲音,通常是沒有那麼容易的。

2.一個伴奏樂手常常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彈太多了。一般在譜上,會有完整的和絃標示,所謂完整是指,編曲者對整個樂團在演奏時的和聲標示,但是並不表示,需要全部演奏出來。當弦樂器、長笛或手鼓.....在Solo Player演奏時,作節奏組的人必須適當的讓出空間給他們,以及,如果現在是獨奏時間,更要給留下空間。

3.過去我們聽音樂都是聽整體,或者專注的只盯著我們熟悉的樂器的彈奏,想要抓出他彈奏了些什麼。我們實在很少把音樂中負責節奏的樂器,與負責風格創造的樂器分開來聽聽看。如果以節奏風格分開的角度來聆聽音樂,應該會發現有全新不同的感受了。

4.聽音樂的時候可以從聆聽的過程中,學到相當多風格的旋律如何鋪陳的技巧。即使用來營造風格的樂器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他們大致上具有一致性的編曲。從這樣的聆聽中可以比較容易的學習到風格的營造,或彈奏出什麼樣感覺的旋律來。聆聽與模仿學習,有助於我們自己創造出自己的旋律與風格。

5.在一個樂團中裡面,和吉他最容易衝突到的就是電鋼琴。由於這兩個都是和聲樂器,同時也扮演著在音樂中的和絃伴奏的角色。電鋼琴和吉他在伴奏上的音域相當接近,當兩個人都很努力的要把音樂的和弦做出來的時候,往往就會相互干擾。因此即時聆聽鋼琴的演奏內容來決定吉他的演奏,或者是兩人事前的協調,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來說,由於鋼琴可以做出更多的和聲,做更複雜的演奏,因此當鋼琴手彈的比較多的時候,吉他手就可以少彈一點了。相反的,如果鋼琴手彈得比較偏點綴性質(密度少)時,吉他手就會彈奏比較多的和弦,扮演比較多的和聲角色。

6.在樂團的彈奏中,吉他則依照彈奏上的功能而有節奏吉他手與主奏吉他手之分。明顯的,在我們談到節奏組的時候,節奏吉他手才彈奏的節奏是否與整體配合常常被忽略。


二.學吉他的心理準備

1.怕不怕痛

民謠吉他用的是鋼弦,壓不夠緊又不會有聲音,初學者彈沒幾下就受不了,之後只要一看到吉他就想到那個痛楚,八成的人都掛在這「小關卡」上。吉他手對這個痛是家常便飯,繭長出來以前都如影隨形。我當初練吉他就不想經歷這個痛,反而練鼓基礎打點造成手指的疼痛就很容易適應它,手指頭長繭是身為吉他手與鼓手的印證。

2.願意花時間練習

初學實在沒什麼東西好教,光卡在手指頭很痛那邊就可以卡很久很久,再說,初級的吉他知識你可以從很多網路上的免費資源去學習,幾個基本和絃的按法網路查就有。

3.有基礎的音樂概念

如果知道樂譜、怎麼數節拍、音階在吉他的哪裡,不管學什麼樂器,速度都會快很多。可以自學的部分就先自學,畢竟這些是白紙黑字的東西,真的想不通,再找老師學,但是你就要有心理準備,因為不會這些,需要更多的耐心跟熱情,並且千萬不要去抗拒這些基礎樂理。不管哪個老師來教,那些和絃按法都是固定的。

4.有音感及節奏感

好像有些人學樂器就是比較快,但這種天份其實可以解釋,那就是他的「音感」以及「節奏感」比別人好上一些些,而這兩個能力也是可以訓練的。

音感還蠻好建立的,那聽久就成習慣,反而是節奏感較不好養成,但是只要稍加練習,彈奏吉他時養成左腳踩拍的習慣一定很容易入手。